6月29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发行了人民币550亿元1年期票据,发行规模较上一期调增10倍,此举令资本市场信心受到较大冲击。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钢材市场的运行也与资金状况有着密切联系。央行此举不由得让钢材从业者也将注意力转移到资金状况上来。后期钢材市场将面临怎样的资金状况,又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呢?
作为基础原材料型的大宗商品,钢铁的生产和消费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加上我国钢铁生产集中度较低,钢材的终端需求方也很分散,钢铁生产企业和终端需求者之间难以实现零库存的对接,钢材流通更需要大量资金来支撑,这也是我国钢材流通市场存在的重要原因,即其所具备的资金“蓄水池”的功能。因此,对于钢材市场来说,资金实际上相当于需求,只不过它是一种非直接消费的中间需求,并且对价格来说,是一种充满风险的需求。一方面资金产生的中间需求是以推高价格套现获利为目的的,在资金套现时,这种中间需求对市场而言就转化成供应,对价格产生冲击。另一方面,资金本身具有成本,在资金成本提高(或者说资金相对紧张),并且在价格长期平稳或者下跌时,资金需求也会转化成供应,甚至可能加速。因此,资金充裕时会放大市场需求,推高库存和钢价,但价格难以长期上涨,并且上涨高度有限。2009年国内钢价随信贷松紧出现的先涨后跌即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就目前钢材市场来说,资金状况应该说仍然是相对宽裕的。一方面1-5月国内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仍然增长21.5%,达到43.99万亿,新增贷款也超过4万亿;央行也在5月下旬开始连续六周保持资金净投放,共投放达7800亿元人民币,整体资金环境仍较为宽松。另一方面,从国内钢材库存来看,今年国内钢材库存远远超过了去年水平,根据Mysteel统计,到6月25日,全国23个主要城市5大品种市场库存总量较去年同期增长75%,并且消费旺季库存下降速度缓慢。同时,除螺纹钢价格略高于去年外,大部分钢材品种价格普遍比去年同期高10%以上,可见钢材市场仍能获得较好的资金支持。
不过,目前的资金状况能否在下半年继续维持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资金大环境来说,今年新增贷款年度目标为7.5万亿元,而1-5月就已经超过一大半,这意味着后期新增贷款投放将趋紧。如果贷款收紧,作为高耗能行业的钢铁业可能会首当其冲。同时,今年国内物价上涨的压力也逐步显现,1-5月国内CPI已经达到2.5%,接近3%的年度目标,5月单月甚至已经达到3.1%。这也增加了后期资金面的趋紧要求。当然,随着央行宣布进行汇改,人民币升值预期有所增加,可能会吸引部分外资进入,增加国内市场资金的宽裕程度。
按照货币数量理论的原理,在目前钢材市场高库存的情况下,如果资金面出现收紧,钢材市场可能会采取加速资金流动,减少库存或者降低钢材价格的方式来保持正常运转。而加速资金流动和减少库存又有两种途径,一是终端需求加速增长,另一个就是降低价格,并且价格下跌也需要一定的需求基础。目前国内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决心很强,对房地产以及高耗能高污染等领域展开的宏观调控没有丝毫放松,后期继续细化和深化的可能性很大。这样,下半年国内钢材需求增长趋弱的迹象就较为明显,要出现加速增长几乎不可能。因此,资金面收紧情况下,钢市唯有通过价格下跌才能达到新的平衡,这是值得钢材市场在后期给予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