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河北冶金行业协会年度理事大会在唐山举行,此时铁矿石谈判正处于悬而未决的最后关头,关于铁矿石进口价格翻倍的传闻不绝于耳,作为国内第一钢铁大省,如何应对铁矿石的再度疯狂成为会场内外钢铁企老总们关心的焦点,而工信部官员与中钢协高层领导在会上的发言也再次传递出一个信号——铁矿石离最后的疯狂为时不远。
进口铁矿石价格翻倍几成定局
随着4月1日铁矿石价格谈判日期大限的临近,中国钢企今年极有可能再次痛失话语权,根据目前日本钢企与三大矿山巨头率先达成的协议,较之去年的60美元/吨,今年进口铁矿石价格已涨到110美元/吨,长达40多年的铁矿石谈判长协机制也被打破,这使得中国钢企在谈判中再次处于不利地位。
在28日由河北省冶金协会举行的一个高峰论坛上,中钢协副秘书长迟京东没有对目前正在进行中的铁矿石谈判作出正面回应,但他在发言中用“疯狂”一词来形容目前的铁矿石价格。“自去年以来,不少商品都陷入疯狂的境地,从大蒜的疯狂到房子的疯狂,再到现在铁矿石的疯狂,看来唯一没有疯狂的只有国民的收入水平了。”
事实上,由于业内普遍预期铁矿石进口长协价格今年将大幅上涨,现货市场上的进口铁矿石价格近来一路疯涨,目前价格已超过150美元/吨。
钢企前两月利润骤降
由于进口铁矿石价格年初以来的大幅攀升,国内钢企目前已普遍感受到了冲击。
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一位人士透露,根据他们的最新统计数据,今年前两个月全省51家重点钢企平均每月利润仅为9亿元左右,相比去年12月份23.43亿元的盈利,大幅度下降61,16%。“这其中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今年以来铁矿石价格大幅度提高。今年以来外矿供应商减少或停止了长协矿供应,长协矿价格只执行到了去年12月底,因此钢企基本只能被迫高价采购现货矿,而目前的现货矿到岸价格已突破150美元,但国内钢材市场价格的涨幅却很慢,这样就极大地压制了河北钢企的盈利水平。”
成本压力下的钢企扩产悖论
然而,就在大多数钢企高呼成本压力过高的同时,国内的众多钢企却仍在不断扩大产能,据记者粗略估计,去年以来国内钢铁行业的新增产能已突破4000万吨。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由于钢铁产能的不断释放,而下游终端需求却没有明显的提升,社会库存由此进一步上升,市场压力也在随之增大。
据中钢协副秘书长迟京东测算,去年国内钢材表观消费增量超过1亿吨,但实际消费量却仅在6300--7200万吨。“这意味着多出来了3000--4000万吨钢材,这部分钢材已经成为了2010年的库存,由此可见国内钢材市场实际上过剩比较严重。”
钢企利润被国外矿企榨干
“目前中国钢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总产能过大,不但超过了市场需求,也超过了铁矿石供应能力。”28日,与会的国家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肖春泉表示,钢铁产能不能再扩大了,特别是依赖进口铁矿石的冶炼能力,坚决不能再增加了。
早在2002年,肖春泉就写过一篇《对我国钢铁工业经济安全问题的思考》文章,其中就讲到铁矿石将成为制约钢铁工业的隐患,时过8年,这一预言不幸言中。
肖春泉在剖析国外矿企的涨价动机时说,这些国外矿企正是摸清了我国钢铁工业的症结,知道国家宏观政策对建筑用钢材的强力拉动效果,因此在定价时就以建筑钢材生产企业的承受能力为极限,最大限度地提高价格,榨取极限利润。这样造成的结果是,进口铁矿石主动随着建筑钢材价格走,而其他的板管类企业只能被动接受,所以就出现了如今市场上令人痛心的一幕,“国家扩大投资规模刺激内需,刚刚有些成效,铁矿石价格就涨超来了,国内钢厂照样不赚钱,国家刺激内需的资金反而通过铁矿石这个载体流入国外矿山的腰包。”
肖春泉进一步指出,目前国外矿企的采矿成本每吨不过30美元上下,此外加上少量运输成本,运到国内的价格却每吨超过100美元,如果按1.6吨矿石炼出一吨钢来计算的话,矿企、物流商和中间商三者的利润竟然超过150美元。去年我国进口铁矿石花了500亿美元,如果按过去的正常价格应为160亿美元,国外矿山赚取的暴利已经超过我国整个钢铁行业的利润,而今年如果长协价翻番,我国则要付出上千亿美元的高昂成本,由此带来的结果是国内钢铁业必将陷入全行业亏损。
“海外矿企的最大软肋是贪婪”
从目前来看,今年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上涨将让海外三大矿企再次赚取巨额利润,“去年我们国内的钢企每吨钢能赚100元,但国外矿企却赚走了500元。针对这种局面中国钢铁业已到了必须有所改变的时候了,海外矿企的软肋也很明显,那就是无以复加的贪婪,但是贪婪到了顶点必将带来毁灭。”谈及此肖春泉的语气显得掷地有声。
河北钢铁集团董事长王义芳表示,今年省里提出淘汰1000万吨落后钢铁产能的目标,而在解决铁矿石来源方面,他表示去年河北钢铁集团新增铁矿资源35亿吨,并且“我们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要以各种方式建立稳定的海外铁矿石供应基地或直接建立钢铁生产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与会的一位省内钢企负责人告诉记者,照目前来看,国内钢铁业年内调控政策极有可能密切出台,面对海外矿企的巨大压力,整个行业有必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来进行大规模的淘汰和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