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内26个主要城市钢材库存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上周五(11月6日),国内主流钢材品种库存为1136万吨,比10月中旬下降5.3%。其中,建筑钢材、冷板、中板库存已经连续3周下降。降幅最大的是建筑钢材库存,而由于产能释放压力较大的热卷库存也出现下降苗头。
来自上海钢材现货市场的信息显示,国内钢价已经连续3周出现反弹,其中建筑钢材反弹幅度接近10%。
分析人士认为,10月中旬以来,国内钢价连续反弹,主要推动力来自铁矿石、焦炭上涨预期;而钢材电子盘、期货市场的强势拉升也助推钢价走强。下游用户采购意愿增强、贸易商订货量增多,这最终带来钢材库存量的下降。不过,国内钢材市场供求关系并没有发生根本性逆转,但钢价下探空间不大。
钢材库存下降
分析师表示,11月5日,国内钢材社会库存量为1136万吨,而10月中旬为1199万吨,3周减少库存63万吨,降幅为5.3%。
连续出现3周库存量下降的钢材品种中,建筑钢材库存量降幅最大,达到8%,上周五库存量为510万吨,比10月中旬减少44万吨。冷板库存量从121万吨,降至113万吨,降幅为6.6%。中厚板从138万吨,降至132万吨,降幅为4.3%。
另外,产能过剩压力较大的热卷也出现库存下降趋势,11月6日库存量为381万吨,比10月中旬下降5万吨,微降1.3%。
中国联合钢铁网首席分析师马忠普分析认为,下游用户感觉铁矿石价格要涨,预计成本抬高会推动钢价上扬,这样采购意愿上升,由此稳定贸易商信心,向钢厂订货较为积极。不过,这是一个短期供求关系出现变化,实际上国内钢厂生产水平并没出现变化。
中钢协的预测数据显示,10月上旬,国内钢厂日产水平为169万吨;10月中旬,日产水平为164万吨。
"双引擎"驱动钢价上行
徐向春认为,钢价反弹转折点就是10月中旬青岛铁矿石国际研讨会后,市场普遍认为铁矿石要涨价,这自然会带动钢价上行。而上海钢材期货市场与电子盘市场则充当了推动钢价上行的"双引擎"。
徐向春表示,10月中旬,国内钢价延续了8月中旬以来的下跌趋势,开始探底回升。期货市场,螺纹钢明年2月主力合约报价从3560元/吨,涨至11月9日的4125元/吨,涨幅达到15.9%。而上海钢材电子盘交易市场,热卷报价从3270元/吨,涨至3891元/吨,涨幅达到19%。
记者注意到,受期货与电子盘报价上行影响,上海钢材现货市场也出现连续3周上扬势头。其中,螺纹钢报价从3270元/吨,升至昨天的3580元/吨,涨幅达到9.5%;线材从3270元/吨,涨至3630元/吨,涨幅达到11%。相对建筑钢材,板材中热卷反弹幅度最大,冷板与中厚板反弹幅度要小。热卷3270元/吨,涨至3620元/吨,涨幅为10.7%。冷板从4820元/吨,涨至5070元/吨,涨幅为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