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4.0%,但是如果剔除汽车、石油加工、钢铁、化工四个行业,利润总额就是同比增长0.2%……钢铁业盈利能力回落程度如何,由此可见一斑。
追溯到微观企业层面,也是如此。3月27日晚,三钢闽光(002110.SZ)公告,预计一季度净利润为8.01亿元至12.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44%。若取中值,该公司净利润为10.31亿元,同比下降28%、环比下滑22.4%。
宏观、微观两个层面的数据变动,相互印证了今年一季度钢铁业盈利下滑的趋势。究其原因有二,其一2018年行业利润基础过高、后续增长空间缩小,其二为2018年四季度钢价迅速回落所带来的吨钢利润下滑。
这对于二级市场而言,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28日三钢闽光股价应声大跌5.35%。
废金属资讯网记者注意到,2017年、2018年钢铁板块具备行业景气度高、估值优势明显的双支撑,今年随着行业盈利能力的下降,钢铁股将从两条腿走路改为“单腿蹦”。
日均产钢量暴增9%
盈利能力下滑的公司,不是只有三钢闽光。
3月4日,沙钢股份(002075.SZ)也预告,今年一季度净利润为0.8亿元至1.2亿元,同比下降68.58%至52.87%,降幅较三钢闽光犹有过之。
要知道,两家公司均为东部沿海地区,国内钢企原料又主要以进口矿为主,三钢闽光毛利率水平远高于其他钢企,比如公司2017年销售毛利率达到26.1%,位居23家上市钢企首位。
此次三钢闽光盈利的下滑,无疑极具标志意义。综合两家公司给出的理由,无非集中在三点,首先就是钢材价格的下跌。
废金属资讯网28日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10月12日当周三级螺纹钢(Φ25mm)全国均价为4558元/吨,到今年3月28日已降至3990元/吨,同期全国板材均价则从4548元/吨降到了4179元/吨。
从运行节点上看,下跌主要集中在2018年11月,其次是矿石、废钢,及燃料价格的上升,于是钢企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吨钢利润随之下降。
数据显示,2018年1-10月,国内主要钢铁企业吨钢毛利均值为732元/吨,到11月时迅速降至442元/吨。
此外,三钢闽光、沙钢股份今年3月还集中进行了高炉检修,产量受到一定影响。只是,反馈到全国层面,今年一季度国内钢铁供应却不减反增,而且增幅十分惊人。
“今年1到2月份日均粗钢产量为253.5万吨,去年同期日均产量为232万吨,相当于同期比增长9%个百分点。”废金属资讯网研究员28日介绍称,即便是淡季,各家钢厂的生产积极性也很高。
从3月份供应来看,产能利用率有继续复苏的迹象,同时作为边际产能的电路供给弹性也比较高,市场亦处于高供给状态。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2018年国内钢铁业盈利能力达到顶点,单季度利润规模超10亿元的钢企亦大有人在。
面对如此高的基数,以及刚刚经历回落的钢价,各家钢企还如何实现继续增长?“高利润状态不可持续,今年是钢企盈利回归的一个过程。
双腿走,改为单腿蹦
二级市场波动虽然会不时失灵,但是能够存活下来的资金没有一个是傻子。
Wind数据显示,年初至3月28日,申万一级行业中钢铁板块以22.75%的涨幅,排名倒数第四,而除了其作为二线蓝筹不利投机外,亦与上述行业景气度的转变有关。
废金属资讯网记者注意到,最有利于钢铁股的时间节点是2018年前10个月,彼时各家钢企一边是盈利能力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受到二级市场下跌影响,估值水平不断降低,相当于“两条腿”走路。
但是,随着一季度行业盈利拐点的确立,钢铁股已“断掉一腿”,原本业绩提升的支撑自此消失,仅剩下其他板块较低的估值优势尚存,同时还受到了利润下滑带来的压力。
以三钢闽光为例,最新市值为266亿元,按照2018年业绩快报3.98元每股收益折算,估值仅为4.08倍。但是,若取一季报预告的10.31亿元利润中值折算,三钢闽光估值则上升到了6.46倍。
要知道,A股历来难以对钢铁股给出较高估值,多在10倍以下,2018年更是出现多只3倍、4倍的个股,上述2.5倍的估值变化已经十分剧烈。
需要指出的是,三钢闽光虽然目前只是个案,但是前述行业基本面改变的背景下,未来披露一季报的其他钢企亦多数难逃下滑命运。
“2018年一季度,受限产、限工影响,终端需求拖后到4月份集中爆发,但是今年情况又不一样,需求在3月便已经开始陆续启动。”目前行业供需状态相对平衡,进入4月份后则可能面临着供需两端双强。
届时,究竟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仍然存在较强不确定性,但是在1.5亿吨去产能任务提前两年完成、钢价丧失上涨主逻辑的背景下,行业至多会迎来阶段性好转,而难以回到2017年、2018年那般火热状态了。
仅有的一点机会在于,可能会大规模展开的兼并重组,比如民营钢铁龙头方大系近期便攻城掠地不断。这将直接导致钢铁板块投资逻辑改变,即由早前的估值修复向并购重组转移。
只是,考虑到“前10家钢企产业集中度达到60%”的目标,势必需要千万吨产能级别的钢企进行重组,而符合这一条件的钢企,不过那么几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