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废金属资讯网 > 新闻详情 |
|
“7月1日进口矿的现货价与力拓长协价几乎持平,比淡水河谷长协价低23-25美元/吨。”分析师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现货市场的频繁波动,不仅钢厂难以承受,矿石供应商也同样面临风险。
7月1日,天津港63.5%印度粉矿CIF参考价格为81-83美元/吨。尽管2009年的已谈成的长协机制中淡水河谷的FOB价格要比力拓的FOB价格低5.58美元,但海运费的飙升,却使力拓提供长协价与目前现货价几乎持平;淡水河谷提供长协价比目前现货价要高23-25美元/吨。
“海运距离的差异,使巴西矿相对澳矿不占优势,继而增加我国钢铁的生产成本。尽管5月份我国钢铁全行业首现扭亏为盈,国内89家大中型钢厂实现赢利12.62亿元,但接受日韩与矿山已达成的降幅,下半年我国钢铁业很可能再次陷入全行业亏损。”张琳担忧。
另外,张琳认为,此轮海运价格的攀升,除了原油价格不断走高的刺激因素外,还有其他两个重要原因,一是“中国需求”的放大,二是市场投机因素。
“粉矿降价幅度相对块矿小对中国较为不利。”业内人士都知道,中国钢铁企业传统上是以烧结矿作为高炉炼铁原料,因此,全球粉矿消费量大幅增长的背后推动因素是中国粉矿进口需求的不断增长,相比块矿和球团矿,中国粉矿进口量则更大。
2008年进口粉矿占比76.02%,块矿只有19.35%;2009年1-4月份粉矿进口占比进一步扩大至78.31%,块矿占比减少至17.38%。
与2008年相比,今年1-4月份我国进口巴西矿和澳矿的占比均有所回落,印矿和南非矿占比却在上升。在2009年铁矿石谈判结果落地之前,贸易商的非理性投机心态加重,小钢企受益于低附加值产品而大量补充自己的原料库存,质劣价高的印矿和南非矿的乘虚而入,等等,使得往年在世界铁矿石海运贸易量份额相对较小的印矿和南非矿挤占了巴西矿和澳矿在中国市场上的一些份额。
现货市场的频繁波动,不仅钢厂难以承受,矿石供应商也同样面对风险。双方缺乏长期供需数量上的相互约束力,矿山公司无法给钢企以长期供货的承诺,自己的投资回报率有很高的不确定性,继而无法保证矿山的长期开采、未来改造以及规模扩张。
我国钢铁企业一直在寻找各种方式增强原料供应的稳定。张琳认为,从一定程度上讲,“上游一体化”模式永远不过时。日本钢铁企业及其贸易公司掌握了该国高达60%的铁矿石需求,而在中国,这一数字仅为13%,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低品位铁矿石储量丰富但优质资源贫乏的中国近年来一直在效仿日本模式,逐渐加大对全球炼钢原料项目的投资。总之,我国钢企要不遗余力地向成为低成本钢铁生产商而努力。 |
上一篇:解读宝钢涨价能否救业绩?
下一篇:国内钢价连续十二周上涨 回调压力大
|
〖收藏此页〗〖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
|
↑返回顶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