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去年年末提出的扩大内需政策,对国内的钢材和有色金属等大宗原材料消费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但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巡视员贾银松3日在上海指出,由于本轮扩大内需政策存在一定的倾向,因此对原材料的拉动作用也体现出明显的结构性特点。“总量过剩,结构不足”仍是钢铁有色行业发展中的重要瓶颈,对此相关企业要加以认真分析。
据新华网报导,以汽车消费对原材料的拉动为例,今年前4个月国内汽车销量达383.2万辆,同比增长9.4%,由此也带动各大钢厂的汽车板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但贾银松表示,根据工信部的调研,普通冷轧板的订单情况虽然很好,但镀锌板的销量就是上不去。究其原因,是因为汽车厂商为了降低成本,不再使用价格较贵的镀锌板,由此造成锌的消费量也受到抑制。统计显示,今年前4个月国内锌产量达118.56万吨,同比下降1.38%,并未受到车市销售火暴的提振。
另一方面,汽车厂商虽然可以不用镀锌板,但必须用蓄电池。这样的刚性需求对铅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统计显示,今年前4个月国内铅产量达103.95万吨,同比增长19.38%。
即使是产能严重过剩的铝,在部分领域也存在机会。贾银松表示,目前国内有逾40%的铝产能是放空的,但据他在山东的调研成果,很多铝合金厂商的生产又是满负荷的。究其原因,是因为今年我国不少地区陆续开建了高速铁路,由此带来对动车组的需求。而目前的列车车厢,用钢板少了,用铝合金多了,因此商业机会就凸显出来了。
钢材方面也是如此。以占据国内汽车板50%以上市场份额的宝钢为例,受益于中国车市的红火,今年1—4月宝钢的汽车板订单量几乎是节节攀升,每月都有递增。但正如国内车企陷入的“增产不增收”困境一样,单纯的销量数字并不能让宝钢感到满意。“尽管汽车板的合同量止跌上扬,但从合同的结构来看,绝大多数订单都集中在普通冷轧汽车板,而电镀锌、热镀锌等双高产品的合同量远没有达到计划的要求,导致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也没有达到预期水平。”宝钢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贾银松说,对于以上现象,有色钢铁企业方面要认真分析,在控制总量的同时,也要把握某些结构性的机会,以平稳地度过本次金融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