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过去的一周内,国内主要钢材品种价格普遍上涨。这已是钢价至少连续第4周的上扬。但市场人士认为,钢价连涨的势头,与目前钢铁总量过剩及出口大幅下滑的状况形成极大的“反差”,其中可能蕴含着风险。
据监测,在刚过去的一周内,国内各主要钢材品种的具体市场走势是:建筑钢材价格大幅上涨,其中广州、济南、北京、天津、沈阳等地吨价上涨幅度超过100元;中厚板价格大幅上涨,广州、太原、北京、天津、沈阳等市场吨价平均上涨100元以上;冷热板卷价格上调幅度略小,上海市场厚规格热轧产品吨价在3400元左右的水平;大中型材价格稳中有小幅上涨。
据分析,在建筑钢材方面,上海、杭州等市场是此轮价格大幅上涨的发源地,主要规格产品的吨价一周内一度上涨了120至150元,周末小幅回调了30元;北京、天津、沈阳、兰州等市场在华东市场上涨势头确立后,跟涨幅度更大,达到每吨150至200元左右。一周内全国共有56家螺纹钢生产企业和40家线材生产企业调整了出厂价格,上调依然是主流。目前,各地市政工程建筑钢材需求旺盛,市场销售量较前期进一步放大,部分规格产品在部分城市出现一定程度的供应紧张。估计下一步建筑钢材市场价格总体上还有上涨空间,但上涨幅度十分有限。
中厚板价格总体大幅上涨,上海市场普碳中厚板吨价在3200至3280元区间徘徊了6周之后,这一周向上调整突破了3300元,短期内向上势头已基本确立。目前中厚板价位在所有钢材大类品种中是最低的,中厚板轧机的开工率也处于低位,估计下一步中厚板市场仍将继续面临小幅盘升局面,但是难有大的突破。冷热板卷价格总体上涨,但是涨幅比建筑钢材和中厚板都小,估计下一步国内冷热轧产品市场将继续处于弱势状态。
国内钢价的连涨势头已与钢铁产量过剩及出口大幅下降形成明显“反差”。据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中国出口钢材同比下降七成以上,创下2005年11月份以来月度新低,这也是中国钢材单月出口连续4个月不足200万吨。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也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遏制钢铁行业产量过快增长的势头,对不顾市场需求盲目扩大生产的钢铁企业,要商请当地商业银行减少或停止贷款。
业内人士认为,在这种大背景下,钢价的连续上扬未必是件好事。“在钢价连续上涨后,许多钢厂以为有利可图,又大幅加大钢铁产量。而当钢价缺乏上涨动力后,这些增产的产量将加剧市场供需矛盾,导致钢价再度下跌。
业内普遍认为钢价上涨不可能持续,今年钢价仍将继续在低位波动。
“目前钢价上涨是有特定支撑条件的,这注定只是短暂的回暖,毕竟整体产能过剩严重,库存仍处高位,这导致钢价将在低位波动中调整。”业内专家表示,目前国内需求很依赖国家投资拉动,钢铁整体需求偏弱,钢价上涨无法持续。
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在上周末举行的“2009论坛”上对钢铁行业出现的短暂回暖也表示不乐观,并称全行业性亏损至少将延续到年底。徐乐江认为,我国的钢厂减产力度还不如国外钢厂,70%-80%的产能还在生产,再加上国内钢材价格比国外高,国外的钢铁产品还涌入国内,国内钢铁企业的日子不会好过。
昨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戚向东表示,今年钢材价格将呈现低位波动运行,价格仍取决于供求关系。据上海证券报29日报道,去年是成本推动钢价上涨,今年将是库存的调整影响钢价走势。
“去年四季度至今,钢材市场的运行有明显的去库存化特征,社会库存低,价格就涨,库存高,价格就跌。”戚向东认为,二季度是传统的钢材消费旺季,但国家刺激投资的政策不能拉动所有钢材品种。二季度建材的需求比较好,目前建材高出板材价格300-400元/吨。从一季度情况看,以建材、特钢、管材为主的企业效益相对较好,而板材过剩严重,一季度8家以板材为主的大型钢厂亏损就达64亿元。
中钢协统计的72户大中型钢铁企业,一季度产品销售收入4499.5亿元,同比下降21.74%;实现利税123.63亿元,同比下降83.07%;整体亏损33.08亿元,与上年一季度实现利润441.6亿元形成明显的反差。一季度大中型钢铁企业中有25户企业亏损,亏损面达34.72%,比上年同期提高23.61个百分点。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预计钢材价格出现V型反弹是不切实际的,并且中期来看钢材价格有可能将停滞在仅高于成本的水平上。
据财华社21日报道,摩根士丹利表示,尽管最近几周订单数量有所增加,特别是用于建筑行业的长材订单数量增加更为明显,但中国不断扩大的国内生产和进口规模正在满足增加的需求,因而限制了价格的回升。
报告认为,尽管需求有所增加,但由于全球钢铁市场供应过剩,制约了定价力。
报告还认为,由于钢铁企业只关注收回成本而不计利润,所以定价有可能过渡到仅高于成本的新机制。
摩根士丹利重申对中国大陆,韩国和台湾钢铁行业持谨慎态度。
该行维持了对2009年中国国内钢材价格的预期,为490美元/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