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从鞍钢和本钢整合,到山东和河北省内的钢铁重组,无不见地方政府之推手,行政推动远盛于市场化的并购。
“刚刚颁布的钢铁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的确提到了推进宝钢对包钢的整合,不过现在整合工作还没有进展的迹象。”包钢一位内部中层近日对记者透露。
据第一财经日报15日报道,早在2007年7月,宝钢集团就与包钢集团签署了战略联盟框架协议,为宝钢对包钢的重组打下了铺垫。
两年后的今天,宝钢与包钢的资产重组工作依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宝钢希望得到控股权,而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的意见,初期是希望宝钢不控股,而是参股,这使双方的重组计划无法推进下去,一直处于停滞。”包钢的上述中层透露。
事实上从2006年开始,国内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就已经为国家所提倡,国务院国资委还一度对宝钢集团进行了明确定位,要求宝钢作为国内钢铁业的老大,应该担当起整合国内钢厂的责任。
整合的道路却并不容易。据记者了解,多年前宝钢就曾与马钢、太钢等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但至今都没有更进一步的资本联合方面的进展,而曾经被宝钢觊觎的济钢和邯钢,则在当地政府的“催促”下,率先完成了“嫁入”本省钢铁集团的“任务”。
“山东省已经规划在日照建立一个亚洲最大的造船基地,这将需要大量的中厚板钢材,而中厚板是济钢的最‘拿手’产品,如果济钢被卖给了外地钢企,那么等日照的造船基地建成以后需要钢材,无论是价格上还是供应上都可能会出现被动。”山东省国资委一位内部人士举了这个例子阐述山东省的想法。
在“攘外”的同时,山东省内的整合则出奇迅速。去年3月26日,由济钢集团和莱钢集团以及山东省冶金工业总公司所属企业的国有产权划转形成的山东钢铁集团正式揭牌,完成了山东省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资产重组。合并后,山东钢铁集团钢铁产量超过2300万吨,跻身当时国内钢铁业的前三名。
“攘外安内”的例子并不只有山东。在山东钢铁集团挂牌3个月后,国内产钢最多的河北省也高调成立河北钢铁集团,由河北省最大的两家钢铁企业唐钢集团和邯钢集团联合组建的河北钢铁集团,当时曾使国内第一大钢厂的头衔暂时易主。
2007年,宝钢与邯钢组建了合资公司,共建邯钢新区项目,河北省钢铁业的大门似乎敞开了一条缝,随后,首钢集团与河北民企唐山宝业钢铁集团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联合组建新宝业钢铁公司。
宝钢当年之所以要参与邯钢新区的建设,主要是希望借此进入河北,以便在今后有条件的情况下进一步整合邯钢,“在邯钢被纳入河北钢铁集团后,宝钢此前参与邯钢新区建设的初衷和条件都发生了改变,因此宝钢先提出了要撤出在邯宝钢铁的股份。”宝钢内部高层透露。
与宝钢类似的是,一直想在河北有所拓展的首钢,在搬迁曹妃甸后,对河北省钢铁业的整合也再无进展。
对宝钢来说,跨地区整合并不是一无所获,先是出资30亿元“横跨东西”控股新疆八一钢铁集团,后又深入南方要在广东再造一个宝钢。不过宝钢集团一位内部人士也承认,这两项跨地区并购,都是由于地方政府的积极推进才得以成形。
事实上从鞍钢和本钢整合,到山东和河北省内的钢铁重组,无不见地方政府之推手,行政推动远盛于市场化的并购。
首钢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戴国庆指出,跨省市重组进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是产权关系的问题。目前由国资委直接领导的钢厂只有宝钢、武钢、鞍钢、攀钢四家,更多的钢厂是隶属于地方政府,跨省市重组必然面临税收和人事变更等复杂问题。
“联合重组的根本问题就是最终实现出资人的一致。”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副会长宋继军也表示,把国有资产委托给谁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宋继军建议,为了推动国内钢铁整合,可以效仿当年宝钢集团重组上海钢厂的模式,即上海市政府把几家钢厂的资产无偿划拨给国家,再由国家授权和委托宝钢集团来履行出资人的职能,对几家钢厂进行重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