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现在的位置:废金属资讯网 > 新闻详情 |
|
近期,我国钢铁业在“新背景”(国际金融危机)下又遇 “老问题”(库存上升,需求未增,价格下跌),引发业内外再次高度关注新一轮“周期性”措施:限产保价。 主要起因--2008年11月中旬,国内钢材价格跌至当年最低点(1994年价格水平)。随后,企业大幅减产,致库存下降,钢价又随之反弹,到2009年2月中旬,钢材综合价格指数攀升,但转瞬至3月5日,价格又再度跌回2008年的最低点,钢铁生产企业又面临大面积亏损状态。 于是,当前业界及舆论一致强调:中国钢铁产能过剩,必须实施限产保价。 面对中国钢铁生产及钢材市场这种历史上的不断“反复”现象,我们似乎很有必要反躬诘问并深思--限产,就肯定能够保住价格吗? 现代经济学一般认为,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供给大于需求,价跌;需求大于供给,价涨。然而,当今中国的钢市,却没有如此简单,为什么? 我们试作一些延伸性探讨…… --限产或只解决了供给问题,而未解决需求问题。在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国内外钢铁市场,是由“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组成的。因此,限产实际上只解决了供给方面的一端问题(也仅是国内限产,且必须能有效限住产),而并没有解决在综合因素影响下需求方面的另一端问题。若限产的力度不够,而需求下降的幅度或大于限产的幅度,市场还是呈现供大于求的状态时,价格或仍将难以有效保住或难以回升。 --或存在真限与假限的问题。当行业组织作出某种行业自律性的限产建议后,有些成员会真正限产,而有些成员却未必能真正自觉限产(从同样情况的历史实际情况回顾看),因为“限产保价”措施并没有很强的约束力,执不执行全凭组织成员的“自律性觉悟”,更不能完全排除有些企业或会趁机拉高出货,因为限产措施作出后,市场一般或可能出现冲高行情,不能排除有些人则趁机大量出货,这样就会使得限产保价之效果打折扣。 --必须要考虑新增钢铁产能的问题。实际上,限产主要限的只是既有的、正在正常生产的现实钢铁产能,如果新增钢铁产能还在源源不断地陆续投产,那么限产保价的作用将是非常有局限的。目前的现实情况是:目前我国已经建设好并已经具备投产的不少钢铁项目,是不可能总是处于闲置状态的,这样会增加很多无利润的各项高额综合管理费用,任何一个钢铁企业皆不甘心情愿如此。因此,只要钢市稍呈回暖,一些新增产能或迅即投产。 --必须充分估计中小钢铁企业的“掉头”速度。一般情况下的地方中小钢铁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而对钢材市场价格显现“利润点”的反馈性“掉头”增产速度又极快--减产相对是“消极”而“缓慢”的,而抢占市场先机却是非常“积极”而“迅速”的。 --前期钢价有非理性暴涨因素。2008年上半年,中国钢材市场价格曾一度飙升至世界高位,全球CRU指数亦曾一度突破300点,为1994年4月份全球钢材平均价格的3倍。我们尚不能完全否认有需求刺激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中间商需求”、“预期心理需求”)。但是毫无疑问,这种钢材价格在短期内的大幅飙升,包含非理性成份。因此,随后即使未遇到世界金融危机,钢材价格的回归或下跌也只是时间迟早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也许单靠限产,也许难以完全有效保住价。 --应该充分了解中国钢铁业的现实。由于我国的钢产量基数巨大,若仅有部分钢厂实施限产,将难以完全有效达到限产保价的预期效果。此外,对于我国年产逾5亿吨钢这样一个产量规模而言,究竟限产到多少产量才能真正起到实际有效的保价作用(尤其当前国内外经济不确定因素复杂,需求因素亦不稳定)?同时,现代化钢铁生产具有很强的连续化工艺特征,限产需要付出成本,满负荷生产成本肯定优于限产成本,假设限产达到了预期目标,暂时保住了现行价格,但终因限产成本增加,不能完全排除某些企业因限产而造成最终运营实际利润的缩水。因此,仅从钢铁企业这些实际运行特征来看,限产措施的“稳定性”较差,这也给限产保价之效果增添了一定难度。 --要充分考虑中国的钢材流通现实环境。现今阶段,在中国尚有钢铁产品经销商超过15万家,且投机经营倾向较重,这些数量众多的“中间需求”为追求届时“市场运作利润”而采取的“吸货”或“抛货”的简单举动,就足以在一个相对时间范畴内造成非实际终端需求所产生的钢材价格明显波动(涨或跌)。因此,若充分考虑到这种现实流通环境,或又给限产保价的真正实际效果增添了一定难度。 …… 当然,若从“在需求不变的前提下→东西多了→就难以卖上价→东西少了→就容易卖上价”的最最基本的市场常理出发,无论怎样,当前实行“限产报价”的举措是完全正确、及时、必要的。针对目前的实际情况,限产对稳定市场信心、减缓价格下跌速度,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同时,就目前情况看,有些钢材品种的市场价格或已经接近甚至低于生产成本--对此,市场亦有自然调控产能的规律性作用。 在此,探讨“限产保价”这个钢铁行业在不同发展时期曾屡次重复的“老旧话题”,不过是从我国钢铁市场的历次“剧烈颠簸”之“应对措施”的历史经验及实际效果出发来观察现今,在当前“限产保价”的强势舆论氛围下,我们理应更多了解、更多冷静、更多估计一些可能遇到的实际情况,以期对更加深刻理解当前的钢市波动有益--但愿。 |
上一篇:6家钢企净利润同比减少八成
下一篇:4月铁矿石达成协议的可能性已经增大
|
〖收藏此页〗〖打印本页〗〖关闭本页〗 |
|
↑返回顶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