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以来,一些媒体大力宣传钢价上涨、钢铁行业率先回暖的论调。这种盲目乐观的舆论宣传对钢铁生产和流通企业产生了严重的误导,导致贸易商囤货、钢厂复产、铁矿石超量进口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同时,来自下游行业的需求仍然没有回升,导致钢材价格暴跌,市场形势恶化。为此,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兼首席分析师单尚华就当前行业的形势和应对措施接受了《中国冶金报》记者吕兵的独家采访。
记者(下称“记”):近期,一些媒体宣传,钢铁行业正在率先回暖,但是最近的形势似乎变得更加严峻了。那么,当前钢铁工业的形势究竟如何?
单尚华(下称“单”):最大的问题就出在“率先”二字。最近一个时期,经济运行情况有了新变化、新问题。钢铁行业出现了一系列不正常的现象:钢产量超常增长,严重超过市场需求;社会库存增大,进口矿猛增;铁矿石价格比去年12月上涨10%~15%,而钢价却出现暴跌。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一些媒体在舆论引导上的盲目乐观,不顾行业发展的实际困难,大力宣传钢铁工业率先回暖。钢铁是中间产品,钢铁行业的兴衰要看下游需求,不可能先于用钢行业如房地产、机械等回暖。而且,当下游行业回暖后,钢铁行业的回暖还有个滞后期。当前,很多企业对实际情况没有清醒的认识,短期内产量大增。而现实是,制造业还没有回暖的迹象,钢铁行业的回暖从何而来?
记:我们看到,去年12月到今年1月,我国钢材市场出现了连续的上涨行情,这又应该如何看待?
单:2008年12月钢材市场交易繁荣只是因为流通商的策略性吸纳,终端消费并没有出现升温。但是,由于这种虚假行情的鼓舞,加上回暖舆论的引导,1、2月份钢厂大规模复产,钢铁产量超常增长,平均日产水平达到了138.97万吨,而去年同期仅为136.75万吨。2月份日产量相当于全年5.2亿吨的水平,2月下旬的日产量达到全年5.5亿吨的水平,结果出现了钢材的大量积压,给下一步企业生产带来很多困难。截至目前,市场上流通商库存已经饱和,2月末全社会热轧板库存环比增长了67.8%,冷轧板库存增长了22.8%,中厚板增长了24.6%,线材增长了100.3%,螺纹钢增长了81.3%。到2月中下旬,流通商的短期吸纳已经停止,市场虚假繁荣的景象也随之结束。这中间,产量增加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小企业的复产。
记: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包括钢材在内的国际贸易出现了萎缩,到目前为止,这种萎缩对中国钢铁进出口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单:单看2007年和2008年,中国钢产量有23%~24%是用于直接和间接出口。而2009年1、2月份,我国钢材出口直线下降。1月份,我国出口钢坯、钢材191万吨,比去年同期的421万吨下降了54.6%;2月份出口钢坯、钢材156万吨,比去年同期的310万吨下降了49.7%;1、2月份合计出口量同比下降了52.5%,这是全行业未曾预料到的。而且,今年1、2月出口的产品基本上是去年8~10月份的订单,部分企业连续几个月出口为零,今后几个月出口订单会越来越少。目前,国际市场最严重的问题已经不是价格,而是需求的萎缩。世界钢材需求仍未触底,1~2月份,全球粗钢产量下降24%,扣除中国大陆则下降了40%。中国原先预测出口3000万吨/年的目标很难实现。
与此同时,钢材进口却呈逐月上升趋势。2月份,我国净出口钢坯、钢材仅16万吨,3月份很可能出现钢材净进口的形势。全行业要高度重视这一趋势,不能再对出口消化增产钢材寄予过高希望。
记:从产能、库存和出口形势等方面,我们看到供需矛盾是造成此次钢价暴跌的主要原因。那么,企业受到了多大冲击?成本和盈亏状况如何?
单:由于供大于求,钢价大幅度波动,3月上旬的钢价已经接近1994年的水平。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在2008年11月达到最低的101.49点后,钢厂通过压产、降库存,促使价格反弹,到2009年2月上旬,价格指数已经恢复到109.26点,上升了7.7%,但是2月中旬以后,产量过快增长,价格持续下跌,到3月上旬已跌至101.14点的新低位。
由于钢价震荡下跌,钢铁行业已经连续4个月全行业亏损,从去年11月至今年1月,很多企业亏损面都在扩大,不锈钢等个别品种钢材的价格甚至低于产品原料价格。
盈利的恶化还来自于铁矿石的超量进口。由于产量的剧增,1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3265万吨,2月份达到4674万吨,盲目超量进口导致2月以来矿石平均价格上涨了10美元/吨,我国钢铁行业为此多支付了4.6亿美元。与此同时,海运费的大幅上涨也加重了企业的负担。超量进口铁矿石主要是由于钢铁企业对钢材市场需求缺乏科学的预测,如果不扭转这种局面,2009年钢铁行业面临的困难局面将比2008年更严重。
记:针对以上这些问题,钢铁行业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摆脱困境,扭转局势?
单:第一,全行业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在行动上,要研究市场,密切关注国内和世界经济运行的走向,作出理性判断。
第二,要落实限产保价措施,新建生产线未投产的要推迟投产,已投产的要按市场需求科学安排生产,不能拼能力,盲目追求高利用系数。
第三,要节能降耗,降成本,严格执行铁矿石进口自律公约,协调好矿价、钢价。
第四,要坚决淘汰落后,要从标准制订、市场自律、节能环保政策等各个方面来综合治理。
第五,在进出口问题上要改变工作重点,改被迫应诉为主动监测和跟踪调查,研究进口的品种和流向,做好以产顶进工作。
第六,加大出口钢材扶植力度,包括增加退税、进出口钢材公平税负政策。在严峻的形势下要尽可能走出去,增强竞争力。
总之,全行业要密切关注形势的变化,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尽可能扭转1、2月份的不利局面,使钢铁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