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中旬国内钢材市场价格结束持续近四个月的下跌行情,主要钢材品种价格连续12周上涨。但在2月6日左右国内钢材市场价格结束反弹行情,价格全面掉头向下。
回顾行情,卷板类和建材类品种领涨上轮反弹行情,而上述产品近期价格回落幅度也大于其他品种。据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市场监测显示:2月6日热轧3mm价格比去年11月中旬上涨26.4%,冷板1mm上涨19.0%,中厚板20mm上涨13.7%,高线6.5mm上涨11.9%,螺纹钢25mm上涨11.7%;截至2月25日,热轧3mm价格比2月6日价格回落10.4%,冷板1mm下降7.2%,中厚板20mm下降9.9%,高线6.5mm下降9.5%,螺纹钢25mm下降8.7%。而管材类、型钢类产品价格波动幅度较为平稳。
前期受4万亿拉动内需投资计划及钢铁行业振兴规划提振信心,国内钢厂自12月份开始普遍提高出厂价格,与此同时一些停产的中小钢企也逐渐开工复产。然而市场终端需求并未好转,市场成交仍旧低迷,社会库存则处于高位,目前北京市场建筑钢材库存43.70万吨,月同比增加105.99%,供给方面的压力逐渐加大。由于缺乏继续上涨动力,市场价格普遍回落,钢厂出厂价格也开始回调。2月19日,首钢对3月份热轧出厂下调400元/吨,造船板上调150元/吨。2月20日,河北钢铁集团对热轧板卷出厂价格下调260元,中厚板价格下调200元,冷轧板价格下调200元。
然而原料价格并没有跟随钢材价格回落,国内铁精粉及冶金焦价格坚挺,部分钢厂钢材价格与成本倒挂现象再次出现。受此影响,市场反应灵活的中小钢企再次限产减产,并且减产面有扩大的趋势。目前一些钢坯、带钢、冷板等产品的生产企业已开始检修减产,据悉河北国丰,瑞丰,唐山不锈钢等5家大的带钢生产厂家近日在会议上决定减产20%。
据中钢协统计,目前国内钢铁产能1.6亿吨过剩。分析认为即使后市大规模需求启动,自动限产减产仍将成为业内常态。国内钢厂与钢贸商经历了去年价格持久下跌行情,已基本适应了钢材价格低价运行的行情。
对目前价格回落,钢铁生产企业大可不必惊慌,首先后期需求将逐渐好转,至少将好于1、2月份需求,未来仍有可能出现较强的上涨行情;其次从铁矿石谈判角度来看,此次回落有利于中方争取更合理的价位,而以此确定的长协矿价格将将对国内钢厂09年的整体利润产生影响,若铁矿石谈判能合理把握时机,此次价格回落将有助于以短期利益受损博得长期低价原料。
据钢协的一份报告分析,近一段时间,钢价呈企稳回升之势,主要是因为钢铁企业持续减产,资源供给量保持低位,缓解了钢材市场的供需矛盾,以及受益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国内市场生产及流通企业资金紧张状况有所缓解等因素。但报告同时提醒,由于金融危机导致我国钢材传统出口国家市场需求下降,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我国钢材出口呈现大幅下降趋势。出口减少将增加国内资源供应,国内市场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倒春寒已来了 钢厂和经销商对后市不太乐观
记者采访钢厂营销人士分析认为,今年春季钢市不会太温暖,总结、归纳主要原因为四个方面。
首先,社会经济背景发生了重大变化。据近期一份资料显示,从2002年开始,钢价迎来了7年的春季行情。当年2月下旬开始到6月,钢价涨幅达到13%,全年涨幅达到24%;2003年,春季行情涨幅10%,全年达到42%;2004年,春季行情涨幅3%,受“铁本事件”影响,全年微涨;2005年,春季行情时间短,只维持到3月下旬,涨幅6%,宏观力度加大,全年跌30%;2006年,春季行情持续4个月,涨幅达到30%;2007年,春季行情涨幅9%,全年涨幅达到34%;2008年,春季行情持续到6月上旬,涨幅达到29%,全年下跌20%。这7年的春季行情的共同条件:宏观经济处于上行周期;投资意向强烈;出口强劲。而2009年全球宏观形势已经发生变化,中国经济开始进入全面的调整期。调整时期,各类经济领域结构性矛盾增多,不确定的因素增多,经济运行轨迹波峰浪谷,走势不明朗,需求很难判断。
其次,产能过剩成为突出矛盾。钢协领导和专家近一个时期反复强调,产能过剩是目前国内钢铁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2008年6月份我国生铁、粗钢、钢材日产量分别为145、156、180万吨,为近年来最高水平。根据最高日产水平计算,我国生铁、粗钢、钢材年产能力已分别达到5.28、5.71、6.55亿吨,根据2008年国内钢材产量推算,生铁、粗钢、钢材产能分别过剩为6000万吨、7300万吨、8100万吨。目前国内钢铁落后产能淘汰的力度也在加大,其淘汰速度将对国内钢材供需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还没有真正启动,还将面临许多棘手的矛盾阻碍进程,且这些矛盾谁来解决,什么时候解决,解决到什么程度等等,都是不得而知的。
第三,目前,国内整体工业的产能扩张均较为严重,宏观层面上的投资与消费出现失衡局面。国内投资率近几年超过40%,远高于其他国家的峰值水平。国内消费率目前为50%左右,低于其他国家70%左右的正常水平,存在明显的投资过度和消费不足。国家扩大内需的各项经济政策将有利于钢铁行业环境的改善,但政策的效果尚需时日。目前,房地产、机械制造、汽车等钢材主要消费领域尚未出现复苏迹象;造船行业又面临订单下降和船东撤单、弃船等风险,这将一定程度上延缓钢铁行业的复苏。
第四,国内与国际市场钢材价格出现的“内高外低”现象,国产钢材产品的国际竞争在下降。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球钢材需求快速下滑,钢价大幅下跌。相比之下,我国的情况相对好一些,国内市场内需依然较为强劲,钢材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国内不少贸易商试图采购国外的热卷等,在国内市场销售。据悉,已有商家订货俄罗斯、乌克兰等地的热卷,估计1季度热卷进口到货量将在30-40万吨左右,如果价差继续加大,后期进口压力不容忽视,必然对国内市场形成冲击。有报告称,2009年2月底将有乌克兰及其他国家或地区的30万吨热轧卷进入中国市场,占国内热轧月产量的5%。从国际市场价格比较来看,中国市场上的热轧板卷价格为609美元,而独联体出口430美元,低于中国市场价格29.4%。此外,中东进口市场和东南亚进口市场的热轧板卷价格也远低于中国市场价格。巨大的价差使中国的钢材产品不仅在国际市场上失去竞争力,甚至国内市场也受到冲击。机构分析认为,汇率因素是进口钢材冲击国内市场的主要原因。2008年以来独联体国家货币大幅贬值。2007年底到2009年1月,乌克兰货币格里夫纳相对美元贬值36.6%,而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6.8%。在人民币有效汇率大幅升值的情况下,中国生产的钢材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大大下降。
营销人员认为,目前钢厂和经销商对后市不要太乐观,应该冷静观察、分析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首先给自己的头脑“降温”,并做好迎接“倒春寒”的思想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