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09年以来,国内钢材价格持续了自去年11月中旬以来的上涨走势,几乎所有的钢材市场价格都有了幅度明显的上涨,特别是热卷、线材、钢筋等建筑钢材以及电工钢等品种均有超过1000元/吨的上涨。但是在2月份的第二周,全国主要市场几乎同时陷于下滑的趋势,上述价格上涨最快的品种又成为这轮趋势中下滑最快的品种,主要市场价格下滑的幅度超过200元/吨。实际上在此之前,人们几乎就要坚定地乐观起来,认为需求启动终将和信心增长同步,然而这轮价格下跌,恰恰使需求启动滞后的因素浮出水面,特别是热卷和建筑用钢材虽均处于价格的低位,又同为涨幅最大的品种,但是综合分析它们的市场空间后,【蓝鲸钢工作室】认为,它们后市价格的稳定程度将呈明显的分化趋势,钢筋、线材显然更令人乐观,热卷成为拉动整个钢材市场价格下行的重要因素。
一、建筑用钢材及板材库存水平提升迅速,其中热卷等板材库存涨幅大大超过上年同期水平。然而需求增长显然没有和库存增长同步,人民币贷款增长更多体现在新增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流通环节的资金因素很快就成为价格下调的重要原因。
截止2月中旬,全国主要地区钢材库存环比涨幅均大幅增长,其中线材库存比1月中旬上升了93.1%、钢筋上升了86.7%、热卷上升了48.9%、中板上升了28.5%、冷板上升了26.2%。并且从图列数据的走势看,库存积聚的速度超过了上年同期,特别是钢筋、线材和热卷体现得更明显。 
即使从同比的角度看,库存水平的上升也是很显著的。其中热卷库存同比上升了23.8%,冷板上升了22.7%,中厚板上升了27.7%。但是钢筋和线材的增长并不如环比增长那样的显著,实际上同比库存增长幅度很小,分别只有4.1%和7.2%,远远低于板材库存升幅。
库存(万吨) |
2009-2月 |
2008-2月 |
同比增量 |
同比增长 |
螺纹 |
388 |
373 |
15 |
4.1% |
线材 |
146 |
137 |
10 |
7.2% |
热轧 |
245 |
198 |
47 |
23.8% |
冷轧 |
123 |
100 |
23 |
22.7% |
中板 |
136 |
106 |
29 |
27.7% |
二、受金融风暴的强劲打击,全球范围内的粗钢生产均呈现萎缩的趋势,特别是欧美地区,粗钢产量减少得更为明显。亚洲地区的粗钢市场尽管也有相当程度的降低,但是幅度相对小于欧美。发达国家受金融危机的打击,粗钢产量减产更为明显。
根据WSA公布的统计数字,亚洲地区无疑是全球最重要的粗钢产地,它的产量几乎占全球产量的6成。其次是欧洲占四分之一强,中北美占10%,三大地区粗钢产量占全球产量的94%。2008年全球66个国家累计生产粗钢13.3亿吨,同比减少1.1%。其中,欧洲粗钢产量同比降低了5.8%,北美及中美地区产量同比降低了5.6%,亚洲地区降低了0.7。非洲大幅降低了9.4%,大洋洲下降了3.7%,南美下降了1.4%。
产量(亿吨) |
2008累计 |
2007累计 |
产量同比 |
产量同比% |
66国合计: |
13.30 |
13.44 |
-0.15 |
-1.1 |
欧洲 |
3.43 |
3.65 |
-0.21 |
-5.8 |
北美 |
1.25 |
1.33 |
-0.07 |
-5.6 |
亚洲 |
7.66 |
7.71 |
-0.05 |
-0.7 |
南美 |
0.48 |
0.48 |
-0.01 |
-1.4 |
非洲 |
0.17 |
0.19 |
-0.02 |
-9.4 |
大洋州 |
0.08 |
0.09 |
-0.003 |
-3.7 |
扣除中国 |
8.28 |
8.34 |
-0.06 |
-0.7 |
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的粗钢产量受需求严重萎缩的打击明显的减少了,美国2008年粗钢产量同比减少了6.8%、日本减少了1.2%、德国减少了5.6%、法国减少了7.2%、英国减少了5.4%。新兴经济体中的俄罗斯粗钢产量也呈大幅降低的态势,粗钢产量减少了5.1%,但金砖四国的其他国家情况大不一样,中国粗钢产量增长了2.6%,印度增长了3.7%,巴西略降了0.2%。中东地区的卡塔尔依旧是粗钢需求最为“饥渴”的地区,粗钢产量增长了22.6%。由于亚洲地区仅是粗钢的主要产地,同时也是粗钢的主要消费地区和输出地区,欧美及本地区的需求减弱,使亚洲地区钢价走势远比欧美更为敏感。  也许下半年的粗钢产量变化更加使人印象深刻,从6月份以后,尽管全球粗钢产量均表现为环比降低的态势,但第四季度,中国的增速反弹(尽管仍为负增长,但增速环比增长)使世界其他地区对中国钢材产生恐惧的心理,贸易保护主义开始抬头。实际情况的令欧美人感到担忧,因为全球粗钢产量在12月份已经降至24.5%,但是如果剔除中国因素,全球粗钢产量实际上减产的更多,增速已为负增长35.6%。在四季度全球其他地区粗钢产量仍持续减少的同时,中国12月份粗钢产量环比大幅增长了7.4%,考虑到中国出口钢材数量的庞大(尽管已经大幅度减少了出口),欧美减产的效果不容乐观。这一点上从CRU国际钢材价格指数的走势上就能得到印证,中国长材价格疯狂上涨的同时,是欧美地区钢材价格持续回落。  从三大洲粗钢产量的增长情况看,能得出更明显的结论,就是欧美粗钢产量在12月份增速分别为负增长42.3%和48.8%时,亚洲地区粗钢产量在后两个月没有继续减少。 
三、国内钢材品种结构导致的价格差异日益显现,在建筑用钢材分享国家更多投资的同时,板材需求、特别是热卷却还没有真正的消费亮点出现。尽管受需求形势的制约,板材产量呈持续降低的态势,但从整体看,板材资源压力大于长材。
从2008年各月钢材结构变化情况看,板管材产量比重在第四季度显著滑落,长材产量明显增长。铁道用钢材比重有所上升,并且幅度较大,四季度比三季度上升了0.29个百分点;长材四季度比三季度比重上升了3.08个百分点、板材比重下降了4.13个百分点、管材比重提高了1.08个百分点。
产量比重 |
1季度 |
2季度 |
3季度 |
4季度 |
1、铁道用钢材 |
0.66% |
0.64% |
0.75% |
1.04% |
2、长材 |
44.82% |
45.17% |
44.07% |
47.15% |
3、板材 |
46.58% |
45.15% |
45.73% |
41.60% |
4、管材 |
6.44% |
7.21% |
7.62% |
8.70% |
5、其他钢材 |
1.50% |
1.83% |
1.83% |
1.52% | 从分月的情况看,长材产量比重由10月份的44.3%,上升到12月份的49.7%,比重上升了5.4个百分点;而板管材产量比重由10月份的53.4%下降至12月份的47.8%,比重下降了5.6个百分点。其中板材由10月份的44.9%,下降至12月份的39.1%,比重降低了5.8个百分点;管材小幅上升了0.2个百分点。
从产量增速的情况看,长材和管材在四季度形成了明显的回升态势,板材资源同比仍是负增长。自下半年起,长材产量同比增速就是负数,但这种情况在四季度得到逆转,10月份时长材增速还是负增长16.9%,到12月份已经是正增长4.5%了。管材的产量增速也在四季度实现了由负转正。板材情况截然不同,整个四季度产量负增长10%以上。 
尽管板材产量持续大幅降低,但从全年的产量增幅看,长材实际上是负增长0.5%,而板材和管材分别同比增长了6.7%和7.0%。鲅鱼圈、曹妃甸以及邯钢、武钢板材新项目将在2009年陆续投产,蓝鲸钢工作室认为,产能集中释放给市场带来的压力使板材价格走势难比长材,不仅如此还有可能对长材价格走势产生影响。
产量(万吨) |
本月止累计 |
上年同期止累计 |
产量增减 |
同比增长 |
钢材合计: |
58177 |
56177 |
2000 |
3.6% |
长材 |
26251 |
26377 |
-126 |
-0.5% |
板材 |
26096 |
24469 |
1627 |
6.7% |
管材 |
4416 |
4126 |
290 |
7.0% |
四、从出口结构分析,板材比长材更依赖出口,如果国际市场需求没有显著的增长,今年板材的表观消费量增长将快于长材,对市场价格稳定构成威胁。
出口 |
棒线材 |
角型材 |
长材 |
板材 |
管材 |
板管材 |
铁道材 |
其他材 |
1月 |
19.20% |
5.90% |
25.10% |
47.80% |
20.60% |
68.40% |
0.90% |
5.50% |
2月 |
16.40% |
6.30% |
22.70% |
52.00% |
19.10% |
71.10% |
0.70% |
5.50% |
3月 |
21.30% |
7.90% |
29.20% |
51.40% |
12.70% |
64.10% |
1.00% |
5.60% |
4月 |
24.30% |
7.00% |
31.30% |
47.40% |
15.00% |
62.30% |
0.70% |
5.70% |
5月 |
23.90% |
7.30% |
31.30% |
47.50% |
14.30% |
61.70% |
1.60% |
5.40% |
6月 |
26.30% |
7.10% |
33.40% |
46.40% |
14.30% |
60.70% |
0.60% |
5.30% |
7月 |
25.00% |
6.70% |
31.70% |
48.20% |
14.70% |
62.90% |
0.90% |
4.50% |
8月 |
26.80% |
6.10% |
32.90% |
49.90% |
12.90% |
62.90% |
0.30% |
3.80% |
9月 |
22.10% |
5.80% |
27.90% |
51.60% |
15.90% |
67.40% |
0.50% |
4.20% |
10月 |
14.00% |
4.40% |
18.40% |
51.30% |
24.10% |
75.40% |
1.20% |
5.00% |
11月 |
10.50% |
2.50% |
13.00% |
42.20% |
35.90% |
78.10% |
1.90% |
7.00% |
12月 |
9.00% |
2.40% |
11.40% |
44.20% |
36.10% |
80.20% |
1.90% |
6.40% |
进口 |
|
|
|
|
|
|
|
|
1月 |
5.60% |
1.90% |
7.50% |
84.60% |
5.70% |
90.30% |
0.60% |
1.60% |
2月 |
6.40% |
1.80% |
8.20% |
83.80% |
6.00% |
89.80% |
0.50% |
1.50% |
3月 |
6.00% |
2.00% |
8.00% |
82.30% |
7.90% |
90.20% |
0.30% |
1.60% |
4月 |
6.70% |
1.50% |
8.20% |
83.50% |
6.40% |
89.90% |
0.40% |
1.50% |
5月 |
6.20% |
2.00% |
8.20% |
84.20% |
5.30% |
89.50% |
0.70% |
1.60% |
6月 |
6.70% |
2.10% |
8.70% |
83.60% |
5.30% |
88.90% |
0.70% |
1.60% |
7月 |
5.80% |
2.50% |
8.30% |
84.20% |
5.00% |
89.30% |
0.60% |
1.80% |
8月 |
6.20% |
1.70% |
7.90% |
84.60% |
5.80% |
90.30% |
0.20% |
1.60% |
9月 |
6.10% |
1.90% |
8.00% |
80.20% |
9.70% |
89.90% |
0.40% |
1.70% |
10月 |
6.90% |
2.30% |
9.20% |
81.50% |
7.30% |
88.80% |
0.30% |
1.60% |
11月 |
6.70% |
2.30% |
9.00% |
77.00% |
12.10% |
89.10% |
0.40% |
1.50% |
12月 |
6.00% |
2.30% |
8.30% |
80.90% |
8.40% |
89.30% |
0.70% |
1.70% |
净出口 |
|
|
|
|
|
|
|
|
1月 |
26.40% |
8.00% |
34.40% |
28.50% |
28.50% |
57.00% |
1.10% |
7.60% |
2月 |
23.10% |
9.20% |
32.30% |
30.80% |
27.80% |
58.70% |
0.90% |
8.10% |
3月 |
30.00% |
11.30% |
41.30% |
33.90% |
15.50% |
49.40% |
1.50% |
7.90% |
4月 |
32.40% |
9.50% |
41.90% |
30.70% |
18.90% |
49.70% |
0.80% |
7.60% |
5月 |
29.50% |
9.00% |
38.50% |
35.90% |
17.10% |
53.00% |
1.80% |
6.70% |
6月 |
32.40% |
8.70% |
41.20% |
34.70% |
17.10% |
51.80% |
0.60% |
6.50% |
7月 |
29.80% |
7.70% |
37.50% |
39.20% |
17.10% |
56.40% |
0.90% |
5.20% |
8月 |
31.20% |
7.00% |
38.20% |
42.70% |
14.40% |
57.10% |
0.40% |
4.30% |
9月 |
25.90% |
6.70% |
32.50% |
44.90% |
17.30% |
62.20% |
0.50% |
4.80% |
10月 |
16.30% |
5.00% |
21.40% |
41.40% |
29.70% |
71.00% |
1.50% |
6.10% |
11月 |
12.60% |
2.50% |
15.10% |
23.70% |
48.50% |
72.30% |
2.70% |
10.00% |
12月 |
10.30% |
2.40% |
12.70% |
29.00% |
47.50% |
76.50% |
2.40% |
8.40% |
近期的钢材价格滑落,倒是给铁矿石谈判带来一丝利好消息。早前澳矿就已经在关注中国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的恢复性上升走势,打算在谈判中讨价还价,不过目前的不稳定价格走势使之不能成为抵抗价格下降的有力武器。国内钢厂也并不打算拉抬市场价格,因为就目前的成本形势使钢厂的即期生产成本已经能够满足盈利需要,即原燃材料采购成本的降低能够满足钢厂减亏进而盈利的需要。但即使今年铁矿石价格谈判出现有利于钢厂的变化,也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国内市场钢材价格的不稳定因素,板材在资源压力下价格上扬艰难,这一点已经从今年头两个月的价格涨幅上可以看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