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份我国钢铁行业整体延续8月跌势,处于单边下行态势,且9月下旬跌幅再次扩大,并刷新4年来的最低水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9月30日钢铁指数为792点,创下周期内的历史新低,较2013年2月21日最高点1053点下降了24.79%。
9月份国内钢铁行业PMI指数为43.6%,较上月下挫4.8个百分点。这一指数已两连降,并创出7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连续5个月保持在50%的荣枯线以下。
9月中旬重点钢企粗钢日产旬环比降0.45%至178.71万吨,钢材库存则增5.03%至1589.78万吨。至此,重点企业钢材库存已连升两旬,创近半年以来新高,钢厂去库存压力骤增。
9月份原料成本与钢材价格齐齐下滑且跌幅相近,使得钢厂盈利骤然收缩,因此预计10月钢厂减产在即,供需矛盾或有所缓解,价格止跌来临。
开工率下滑
8月以来国内钢市再陷深跌,尽管9月中旬以唐山钢坯为代表的现货市场小幅拉涨,但在需求持续冷淡的情况下,钢价反弹之势迅速“夭折”,钢材库存增幅明显。“节前最后一天,济钢的钢板马上要跌破3000元/吨,报价在3030元/吨,而建筑用的螺纹钢已经跌破3000元/吨,报价在2900元/吨左右。”在他看来,现在钢价应该是跌不了多少了,10月份钢市应该会触底反弹。
对于钢厂来说,9月份的原料成本虽跌,但压力却比7、8月来得大,使得其盈利收缩;加之钢厂库存连番上升,导致了钢厂9月下旬出厂价格再次稳中下滑。
9月中旬数据显示,重点钢企的粗钢日产量为178.7万吨,较上旬仅仅减少了800吨,而其库存量为1589.8万吨,却上升了76.2万吨,再次逼近1600万吨的高点。在生产量未有明显减少之时,下游需求不济而导致的钢材库存积压,已经对钢厂形成了潜在威胁。据中钢协数据,前7月,钢铁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113.28亿元,同比增加64.21亿元,增长130.85%。利润增幅较大主要是由于2013年的基数偏低;不过其销售利润率仅为0.54%。
国庆节后,钢厂的减产行情将逐渐展开,所以在供应减弱和社会库存基本逼近5年来最低点预期下,以及10月短期的旺季需求利好刺激下,钢价跌势减缓行情将出现,止跌企稳则指日可待。
借助出口市场
在产能居高不下的形势下,钢铁出口再次被重视,国内已经逐渐加大钢铁出口的力度。
数据显示,1-8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5638万吨,同比增长34.3%;进口钢材964万吨,同比增长4.4%;折合粗钢净出口4972万吨,同比增长42.7%。据生意社监测显示,这一水平已经达到历史高位。且在价格方面,1-8月钢材出口平均795.3美元/吨,同比下降7.5%;进口平均1249.9美元/吨,同比增长3.5%。
2013年中国保持全球最大钢材出口国地位,总计出口钢材6150万吨,比排名第二位的日本出口量多出将近2000万吨。目前看来,2014年国内出口钢材数量上肯定要高于2013年。
尽管国内钢材出口成绩不错,但仍然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首先就是贸易摩擦,国内出口钢材平均售价相比进口钢材低了很多。而且中国一直受困于贸易摩擦问题。主要是金融危机以来,国外钢铁市场普遍萧条,国外政府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反倾销案例频发。
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自金融危机以来就层出不穷。如今,贸易摩擦国正从之前较为集中的欧美发达国家,逐渐转移至亚洲、非洲、拉美的发展中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