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11月中下旬以来,随着刺激经济政策的出台和钢厂的减产,国内钢价企稳反弹,连续十周上涨。分析人士指出,随着钢铁库存清理已进入尾声,库存减值对估值的压力基本缓解,不过钢铁的社会需求总体依旧低迷,恐无法支撑钢价长期上行。具体来看,长材需求的回升较为突出,长材类产品可谨慎关注。
库存清理接近尾声
由于2008年钢材价格暴跌,国内钢铁企业纷纷限产和大力度消化库存。通过对陕西、重庆、河南、江苏以及江西等地的钢铁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国内钢铁企业前期高成本库存基本得到了清理。
渤海证券也指出,重点钢厂产成品库存和社会库存分别从去年11月和今年1月开始下降,已经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
钢铁企业完成对高成本原材料库存的清理,意味着原材料库存带来的资产减值压力对企业盈利的负面冲击基本接近尾声,库存减值对估值的压力基本缓解。库存清理和钢价反弹,有望使钢铁企业一季度盈利水平较去年四季度环比有所改善。
总体需求依旧低迷
自08年11月中旬以来,伴随减产引发的供给短缺以及政府刺激政策的陆续出台,钢价一路上涨。不过,钢铁的社会需求总体依旧低迷,近期钢厂大面积复产也将大大增加供给压力,钢价长期难获支撑。
业内人士认为,钢铁总体需求下滑的趋势并未反转,近期出现的钢价反弹更大程度上是因为钢厂减产幅度在短期内超过了需求下滑的幅度,进而促使钢铁供需在低水平上形成短期平衡。
从实体经济需求的角度来看,地产业的调整使得房屋营建活动继续萎缩,经济下滑也导致许多企业大幅削减年度资本支出,这对钢铁需求构成了压力。
渤海证券分析师马涛也指出,下游需求并不像钢价上涨所昭示的那么乐观。钢厂在09年1月前后纷纷上调出厂价以迎合市场的回暖,几个月以来的亏损更加剧了钢厂涨价的动力,因此经销商囤货意愿更浓,钢价在钢厂和经销商的不断拉涨中积蓄着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