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钢铁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这份规划给身处困境的中国钢铁业尤其是大型钢企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有关钢铁专家认为,这份让钢铁界期待已久的规划在“振兴”之前加上了“调整”二字,说明中央出台规划的用意绝不仅仅是救市,更重要的着眼点当是钢铁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而钢铁业要实现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当务之急就是要提高行业集中度。
中国钢铁业产业集中度太低
目前,中国有大小钢企1200家左右,其中大中型钢企约70家。钢企数量太多,产业集中度太低,大小钢企一团混战,一方面导致国际铁矿石市场价格飞涨,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钢铁业利润率,不利于钢铁业的长远发展。
与国际同行相比,中国龙头钢企在国内的影响力亟待提高。据统计,2007年韩国浦项制铁公司粗钢产量占到本国产量的60.61%,德国的蒂森克虏伯、日本的新日铁和JFE公司、美国的美国钢铁公司(USS)、俄罗斯的谢维尔等钢铁企业,其粗钢产量占本国总量都超过了20%;而2007年中国最大钢铁企业宝钢只占本国粗钢产量的5.84%。
根据中国《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规划,2010年我国前10家钢铁生产企业产量要占到全国产量的50%以上,而目前这个数字只有不到40%。
针对中国钢铁业群龙无首、无序竞争的局面,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要发挥大集团的带动作用,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和特大型钢铁集团,优化产业布局,提高集中度。
提高产业集中度有利于钢铁业发展
由于产业集中度过低,国内大型钢企被迫选择扩大产能、挤垮中小钢企的发展战略,这就造成目前钢铁业产能分散和非理性扩张的局面。而且,大量不符合环保和技术要求的小钢厂四处丛生,给环境造成巨大威胁。
著名钢铁资讯机构兰格钢铁网有关专家认为,组建大型钢铁集团将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一是有助于淘汰落后产能,把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小钢厂清理出市场;二是可形成集中统一的物流和销售渠道,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以客户为中心的深加工配送和钢厂以销定产模式将有机会得到逐步发展强化;三是在与国际铁矿石巨头谈判时可形成合力,避免内讧,从而提高中国钢企在国际原材料市场上的议价能力。
专家呼吁,有关部门应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引导钢企并购重组,做大做强。大型钢企要积极主动地通过战略性重组扩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竞争力。同时,国家应该对中小钢铁企业予以积极的引导和帮助,或者让中小钢企有机会参与超大型钢铁集团的重组,或者对其予以一定补偿,使其逐步退出低端钢铁市场。
金融危机为提高产业集中度提供了契机
去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为钢铁业的联合重组提供了难得的契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内外钢铁市场需求出现萎缩,钢铁产能严重过剩,中国钢铁业在去年10月以后出现全行业亏损。
严重的市场困境加快了钢企之间兼并重组的步伐。2008年,武钢与柳钢联手组建广西钢铁集团,产能达到千万吨级。河北钢铁集团将三家上市公司——唐钢股份、邯郸钢铁、承德钒钛纳入囊中,预计粗钢产能超过宝钢成为中国的第一大钢铁集团。由济钢、莱钢合并组建的山东钢铁集团设计产能达3160万吨,并计划将民营钢企日照钢铁纳入山东钢铁集团。唐山市39家民营钢铁企业重组成立了唐山渤海钢铁集团和唐山长城钢铁集团两大集团,这也是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民营钢企的重组。
目前,国内大型钢铁集团的基本格局已初步形成——华东地区以宝钢集团为龙头,东北地区以鞍本集团为龙头,华北地区以新京唐和河北钢铁集团为龙头,中西南地区以武钢集团为龙头。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长张晓刚认为,金融危机给中国企业带来影响的同时,也给中国的钢铁行业发展带来机遇。当前钢铁市场需求量下降,不少中小企业自行停产,行业效益跌入历史最低点。国家应抓住整个行业“落潮”之机,提高钢铁行业的集中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