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商之道,重在知己知彼知行情。而目前,我国钢铁产业处于迷茫期,不管是大到央行缩紧银根,还是小到厂商谨慎操作,都说明一种迷茫心态,不过迷茫也是一种行情,最重要的是你能否在迷茫中抽丝剥茧寻找盈利之道,清楚在迷茫期应该怎么操作。
厂商如何面对迷茫
这次跌价,众多代表性钢厂都没有预计到,如果预计到会大幅度下调钢材出厂价格,是不会在废钢高价期大量收货,很多人都失去方向感。钢厂是如何面对这次下跌?首先,没有限产之意,今年后期可谓是破釜沉舟,全年少有的盈利机会接下来更是所剩无几,钢厂是不会轻易缩减产能的。其次,控制成本,继续生产的钢厂,采购力度并没有缩减,本次建材跌价期间,华东钢厂废钢采购价格处于持续下降态势,虽然幅度不及建材,但已经是在资源并不富裕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压价,价动量不动,某种角度可以理解为钢厂对后市还没有失去信心。
供应商面对迷茫,则是选择少量交易,避免价格下滑期高价货无法抛出,而前期的低价库存,部分供应商还是选择继续囤货,认为当前价位,很难继续走低,更不要去谈二次下探,这种做法值得借鉴。虽然商家这种心态没有形成普遍性,但所占份额不小,造成影响可想而知,供应商的操作量减少,不愿提高价格的钢厂到货情况怎能理想,废钢交易量缩减比较严重的在华东地区。这也是有可能刺激后市的一个因素,而这个因素是经过半个月下跌后形成的一种大众心态,外界影响力不够大,则很难改变。
散户面对迷茫,则是放弃交易量,执行高报价。对于资金流动量较小的散户环节,库存、资金在非常时期算不上压力,所以部分散户没有顾忌供应商操作空间的缩小选择高报价。这种做法不但在废钢下滑期控制下滑幅度,而且在回暖期,也是刺激价格上涨幅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换个角度看建材库存
以华东螺纹钢为例,本次跌价期间,该区域螺纹钢库存持续增加,接近三年内高峰,表面看,形式很悲观,但如果透过表面,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则不然。
社会库存的激增,说明终端用户在跌价期间收获量大幅度减少,买涨不买跌现象明显,但基础建设还在继续,除北京受到政策限制外,其他省市的动工力度仍很大,所以不排除在前期高价位时期,用钢企业有需求提前预支现象,囤积的库存能用到何时,无法统计,但从心态理解,市场反弹初期,可能会刺激用钢企业的采购心理,无论是经济复苏,还是市场炒作,都有可能扩大建材社会交易量,从而带动新一轮涨价;不过库存的不断增加,已经对后市构成威胁,即便出现回暖,涨价幅度有多少也不好断言。
目前建材市场已经开始盘整,二次下探的可能性逐渐缩小,废钢供应商对待迷茫的做法,可以参考,不过出于对后市不确定因素众多的考虑,一定要量力而行。对9月份国内废钢市场,整体环境和可操作性应会优于8月。